如今,“中國制造”不再意味著廉價和低質。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留學並定居的柳雅娜告訴《新華每日電訊》記者,如果把中國產品與歐美國傢、其他發展中國傢生產的同類產品相比較,絕大多數中國產品質量好、價格合理,更能吸引消費者。

“中國制造”席卷全球台中產後護理之家推薦

日本抵制中國貨,結果……

《新華每日電訊》指出,在供給側改革的推動下,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不斷提升質量、技術含量和價格競爭力,以價格公道、品質可靠、技術先進等嶄新形象出現在世界消費者面前。經歷瞭轉型和創新發展洗禮的中國產品,為全球消費者帶去更好的消費體驗,也贏得瞭更積極的口碑。過去一些人關於“中國制造”的偏見,正在被慢慢扭轉。

該報道認為,制造業是強國之本。中國制造在技術和品牌上的深厚積淀,成為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基礎。

“無論是華人還是我們的美國朋友,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中國產品。”她說:“以前多數人隻看產地,現在很多人開始通過品牌來選擇中台中坐月子中心價格表國產品。”

日本早已被“中國制造”攻陷!對於下面這則視頻,日前有媒體發出瞭這樣一聲驚呼。





這樣的情況,其實不僅發生在日本。

偏見正被慢慢扭轉



大步邁向“中國智造”

《今日美國報》曾這樣描述美國人一天的生活:早晨,叫醒美國人起床的鬧鐘有1/3印著“中國制造”;去洗手間,裡面的塑膠遮簾、體重秤、卷發器以及吹風機大多產自中國;出門上班穿的衣服有17%是“中國制造”;辦公室桌子上擺放的木制書框、各類小文具同樣是來自中國;晚上睡覺前,需要關閉的臺燈或吊燈大約一半是“中國制造”。

據《經濟日報》7月13日報道,全球著名傳播集團WPP和英國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最近發佈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顯示,過去一年間,中國民企的品牌總價值漲幅高達11%,與其他地區的品牌價值下滑1%形成鮮明對比。

台中西區月子中心

《經濟日報》報道認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中國制造”早已風靡全球。英國廣播公司(BBC)曾以“我傢的中國貨”為題,在全球范圍瞭解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看法,結果發現中國制造已“無孔不入”。一位吉爾吉斯斯坦網友表示,“我傢幾乎所有的傢當都是中國制造,從塑料盤子到電器,再到手機等。即便我想買些歐洲產品,最終發現還是中國制造。”有一位俄羅斯網友感嘆,“我們幾乎沒有買不買中國貨的選擇,中國已是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地”。



品牌價值的提高,背後反映的是中國制造的升級。就華為(微博)而言,該公司近年推出的高端手機在國際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如華為P9、P10系列手機在日本廣受年輕人的青睞,其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瞭日本當地品牌,這在歷來喜愛“國貨”的日本市場引起不小轟動。眾所周知,日本消費者比較“排外”和“挑剔”,外國的電子產品很難打入日本市場。另外,在中東“土豪”國傢阿聯酋,華為手機也是不少迪拜富豪的最愛。

台中西區月子中心推薦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近日,日本一傢電視臺做瞭一個實驗——如果將中國貨從日本人的生活中移除,結果會怎樣?實驗在一名日本搞笑藝人的傢裡展開。移除的對象是明確標記“中國制造”的產品、材料和零件。經過4個小時的搜尋後,嘉賓傢中被找出619件中國產品,幾乎被搬空。連他身上的衣服也沒放過。



台中月子中心價格



據《經濟日報》報道,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上,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的一席話引發熱議。庫克說,蘋果來中國的原因不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成本低,而是因為中國擁有出色的生產技術和高質量的生產工藝。在庫克看來,中國已經擁有非常成熟的制造技術。





《人民日報海外版》11月13日發表文章指出,近年來,中國制造發生瞭巨大變化,特別是在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之後,企業轉型和升級的內在緊迫性進一步上升,在振興實體經濟和創新驅動發展理念的驅使下,經過艱苦努力,中國的產品技術和制造能力有瞭明顯進步和變化,同時湧現出瞭一大批制造業精英和高科技企業,其中不少企業已達到或接近瞭國際先進水平。在航空航天、高鐵技術及車輛配置、通訊電子產品以及采礦設備和工程機械等領域,中國所取得的變化和成就有目共睹,中國制造正大步邁向“中國智造”。



近年來,隨著電商在全球范圍內崛起,海外消費市場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中國旋風”。據《新華每日電訊》報道, 已經有9年歷史的天貓“雙11”,今年吸引瞭225個國傢和地區的“剁手黨”,第1分鐘就有超過200個國傢和地區的買傢湧入。京東商城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商品通過京東銷往全球200多個國傢和地區,包括俄羅斯、烏克蘭、波蘭、泰國、埃及、沙特阿拉伯等54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傢。

文章稱,當下,制造業正重新成為世界各國競爭新熱點。在各大發達國傢先後出臺瞭制造業發展規劃,確立制造業新優勢;發展中國傢在加快承接產業和技術轉移步伐的大背景下,“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唯改革創新者勝”。中國隻有加速由“制造”向“智造”的轉型,才能最終突出重圍,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從數量時代向質量和效率時代過渡。中國應把握機遇,繼續堅持全面開放,創造良好營商環境,更加註重技術創新,加快現有技術成果的普及應用過程,為早日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偉大目標而奮鬥。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arrow
arrow

    judrm2070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